下足“融”的工夫 共享“合”的温度——省政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网络协商议政活动侧记

今天 772阅读 0评论

  仲秋时节,宝鸡眉县的猕猴桃园,一颗颗饱满丰硕的果实正通过快捷的电商平台飞向海内外市场;商洛丹凤县的凤冠新城安置社区,小超市、摩托车充电棚、小菜园一应俱全,大山里的搬迁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新日子……

  三秦大地上一派城乡“携手”融合发展的景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委员活动日”为契机,9月20日,由省政协办公厅主办的网络协商议政活动,围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议题,邀请5名省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协商议政,集智聚力探寻高水平融合新路子。

  近年来,陕西持续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争做西部示范,城乡双向融合渐入佳境,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稳中有升。

  省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冯永忠认为,虽然我省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镇综合承载力整体不高,难以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启动县城经济枢纽建设工程,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县城与各镇村连接的县道、乡道和物流、信息网络上,突出个性特色,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审美和治理精细化水平。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城市虹吸效应增强,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断外流,与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矛盾。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关键在产业、核心是人才。省政协委员、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吴永建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对进城落户农村劳动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的保护,探索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加入机制,让城镇劳动力能回得去乡村;加大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硬件设施与软件配置的政策倾斜和投资保障力度,构建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企业家等乡村特色产业人才。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集体经济薄弱村降至5%以内、较强村超过10%。

  “农村集体经济是在一个个具体的村庄展开的,各个村庄的情况千差万别。”结合实际调研,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晓莉认为,要充分认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无论是定产业、选项目还是上规模,都要因地制宜,根据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新趋向,适时出台相关政策。

  如何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这一破题之钥,更好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是照搬照抄。”陈晓莉说,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是自己干出来的,不是为了需要“打造”出来的。要大力支持地方探索创新,鼓励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农村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大力开展省市级农业农村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加强关中第一粮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陕北榆林粮仓建设计划,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冯永忠接过话头,建议运用“千万工程”三产融合经验,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用好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发挥44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用,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在金融支持方面如何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直播期间,网友们在收听观看网络协商议政之余,频频与委员、专家线上互动。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绿色项目。”面对网友提问,省政协委员、西安高新区第一楼宇党委书记杨鹏辉提出了见解。他认为,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农村产业项目的特点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如“绿色制造类”贷款、“生态农业贷”等,满足城乡绿色项目多样化融资需求。同时,设立绿色基金,发行绿色债券,开发绿色保险产品等,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项目倾斜,降低项目运营风险。

  “有网友问,如何推动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省政协委员、直播主持人徐杰读出网友的又一关切题。

  围绕解决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省政协委员、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李枫艳建议,应抢抓“大西安都市圈”发展机遇,出台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相适应的义务教育一体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翔实可行的分阶段实施方案,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督导考核,加强教师交流与培训以及对乡村和偏远地区教师队伍的培训与支持,通过“名校+”“名校长+”“名师+”等形式,推动城乡学校之间课程、教育管理、数据等资源共享。( 记者 张涵博)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7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