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官镇国浮屠浮雕:闽国的神性与写实艺术

09-14 495阅读 0评论

image.png

侯官镇国浮屠

明代曹学佺《侯官市》云:“解缆已更市,榜歌犹未残。镇村垂桔庙,拍水漂麻竿。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驿楼经再宿,亦觉别情难。”诗中描绘的“塔”正是古侯官的镇国浮屠,又称“护镇塔”“浮镇塔”,坐落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北端,毗连浮镇岐旧码头。

镇国浮屠始建于唐朝武德年间,五代闽国时期重建,为楼阁式石构实心塔,花岗岩质地,四角七层,通高7.5米,塔高6.8米,边长1.8米,由须弥座塔基、七层塔身和塔刹组成,塔身东侧刻有楷体“镇国浮屠”四个字。整座塔的营建特征古拙庄严,外形概括为等宽方柱立塔,塔檐刻有瓦当瓦垄,均衡有序、层层叠压且檐角轻轻翘起,具有南边古塔特有的建筑风格。塔身基底四面均雕琢有团窠花卉,形状万千,基底四角转机处还雕有力士像。除基底外,塔身每层四面皆雕有佛造像,造型风格一致且各具特色。塔身佛造像、力士像、团窠花卉3种不同的体裁形象均以浮雕的视觉方式描写完结。

浮雕佛造像是镇国浮屠塔身装修的首要体裁形象。塔身多尊佛造像形状万千,在全体表现风格一致的基础上,归纳运用了“半突浮雕”(剔地起突)与“浅浮雕”(剔地隐起)相结合的雕琢技法描写完结。如小型浮雕佛造像(高约40厘米)由台座、佛身、佛光三个空间模块组成。台座选用莲花造型雕饰,形状平稳匀衡,微作崎岖描写;盘坐于台座的佛身,则为通体满意丰盈处理,而左右对称、衣折厚垂、外形几许的袈裟造型,却是运用厚薄突变将崎岖收于边缘概括。全体造像以剔地凸起阳面结合阴刻洼陷线条的雕琢方法,暗示造型的体积与质感。尽管当今所见佛造像的五官、发髻等细节因天然风化要素仅可模糊辨识,但其精妙的体积厚薄描写却仍然传达出宛转的实在形状:一副静穆凝神、才智、慈祥的尊者气质。头部中线的鼻准处为整尊佛像的空间高点,佛身膝部为次高点,多以半突的雕琢技法来表现。而膝部衣纹皱褶为表层结构联系,则多以流通灵动的线条、尖锐熟练的刀法作阴刻描写,一起与腿部的体积描写构成点线面的奇妙交叉,使内涵体积与外在纹路的真假疏密天衣无缝;整尊造像体积最薄的区域是椭圆形佛光部分,采纳“剔地隐起”的薄雕方法,奇妙暗示了浮雕视觉中虚拟的空间作用。

总体上看,整尊佛造像以圆润的几许曲线表现为主,在重视线性造型与凹凸转化描写的一起,兼具形外气韵与中和之美,具有稠密的宗教性和艺术性;多种雕琢方法的结合运用,使艺术造型言语赋有多变且生动的美感;层叠有序的空间出现,以及简练静穆的体积描写,给当下观者以穿越时空的禅定、超逸之意。

浮雕力士造像通常是出现在建筑物围合的对称方位上,镇国浮屠塔身底部四面转角处均雕有托座力士造像,现在仅残存三尊。力士像大致分两个类型:托座力士与金刚力士,该塔身底部的力士为托座力士,造型特征是五官份额、肌肉描写、动态气势倾向夸大,意为才能举千钧、拔山扛鼎、擎天撼地。如一尊力士像赤裸上身,胸腹皆兴起肌肉似梅花状,两腿曲折分立呈半蹲姿势,浑身肌肉紧绷,袒胸露乳,挺腰弓背,尽显神勇,赤足立于塔身基底之上。

其表现方法属高浮雕形状,浮点凹凸反差显着,大幅度拱起并杰出转角石面之外,崎岖大而层次丰厚,艺术方式与佛造像大体一致,是以主体剔地起突,结合表层阴刻暗示的雕琢方法加以表现,不同的是人物的定位截然不同。力士造像线条精约刚毅,体积描写壮实,身型份额短拙,姿势神态夸大,并在艺术表现上重视力气与神韵相应合,传达出力拔山河之势的威严骁勇,给人激烈的视觉畏肃感,有着五代闽国雕琢艺术特有的天然写实与神性意向相结合的宗教造像风格。力士像虽为坚固的花岗岩原料,但年代长远,造型的部分细节已无法明晰辨认。

团窠花卉浮雕坐落塔身底座部分,四面各有一簇。团窠外形较为规矩,花卉造型置于圆形团窠结构之内,其图形款式精约明快,形状描写呈浅浮雕特征,体积处理为高点“渐隐法”(逐突变低而隐入边缘概括)。因为处在塔身底部,团窠花卉浮雕更是破损严峻,以致花卉的品类、调配方式等许多细节已无法判别。

浮雕佛造像、力士像、团窠花卉的体裁组合和艺术造型言语在镇国浮屠中的归纳表现,是古侯官人将可视物象发明转化为精力看护涵义的重要表达方式,也为后人研讨五代闽国建筑艺术和雕琢技艺供给了名贵的证据资源。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